用户 | 找書
記住本站網址:sheshuwu.com

《電腦知識篇》(下)_免費全文閲讀_現代 王月霞_最新章節無彈窗

時間:2017-04-29 13:47 /未來小説 / 編輯:何平
經典小説《《電腦知識篇》(下)》是王月霞傾心創作的一本未來、未來世界、技術流類小説,主角芬蘭,Internet,IP,情節引人入勝,非常推薦。主要講的是:科學技術上一項新的發明,常是首先在軍事上推廣應用。自1844年5月24捧,莫爾斯在美國華盛頓國會大廈按...

《電腦知識篇》(下)

閲讀時間:約1天零1小時讀完

更新時間:2017-06-01T12:38:56

作品歸屬:女頻

《《電腦知識篇》(下)》在線閲讀

《《電腦知識篇》(下)》章節

科學技術上一項新的發明,常是首先在軍事上推廣應用。自1844年5月24,莫爾斯在美國華盛頓國會大廈按電鍵,發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份途有線電報之,1854年英國軍隊的勞特蘭特司令部,為了同下屬各兵營速聯繫,架起了電報線路。

1861至1865年,美國國內戰爭期間也廣泛使用了有線電報,聯邦政府為了傳遞軍情,架設了24000千米的電報線路,共拍發了650萬份電報。1864年,俄國軍隊中也廣泛建立了電報分隊。這説明當時在一些國家的軍隊中,已形成了一股“有線電報熱”。發展到今天,在一些國家的軍隊中又形成了一股“計算機熱”。“計算機”與“電報”有聯繫嗎?

要知,現代通信的特徵就是“計算機”與通信相結。號稱“人類第二大腦”的電子計算機,早已登上了電報通信舞台。它促使電報換技術,躍入到一個嶄新階段——智能化。

過去,一個電報局只能固定地和一個電報局通報。如此“一對一”的固定通報方式,早已不能足電報通信事業益發展的需要了。電報換技術,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應運而生的。

電報換採取兩種方法:

一種是像打電話那樣,經過中間局的換設備,把需要通報的兩個電路連接起來,讓他們彼此直接通報。通報完畢,再把線路斷開。這種通報方法“電路轉接法”。它使“一對一”的、一個電報局對另一個電報局的固定通報方式大為改觀。

另一種方法是“信息轉接法”,也“接法”。就是由中間局,把發報局發來的電報暫時存儲起來。當然,存儲時間是很短的,只要通往收報局的電路有空,沒有“塞車”情況,就乘機趕忙把電報轉發出去。顯然,採用這種方式轉報,電報的電路利用率就高多了。

不過,“信息轉接法”還得靠手工作。這樣,一份電報每經過一次中轉,就必須收一次報,發一次報,工作效率低,還難免出差錯。來,又發展到“半自轉報”,但仍需要人工參與。轉報員每天這樣“窮忙”的狀況,能否徹底改呢?

傳電報用的電子計算機電子計算機的出現,使這一問題刃而解。電子計算機是一種既能存儲,又會判斷,可按照人們給定的程序高速自工作的機器。讓它擔任轉報員的工作是十分理想的。只要把轉報過程中用人工做的各項工作,事先編好一系列指令,存在電子計算機中,它就能按照人們的意願,一絲不苟地自完成收報、分析處理(如識別電報等級、收報局地址等)和發報等繁雜的工作。有了轉報程序,電子計算機就會知先做什麼,做什麼,遇到情況如何處理,碰到問題怎樣解決。特別是,電子計算機在轉換過程中,把電報發給收報站的同時,還可用磁帶記錄下來,作為報底保存。如此同時完成兩項工作,一般轉報人員手,也難以辦到。

據報刊介紹,一台中型的電子計算機,一秒鐘就能轉許多份電報,用它可以承擔一個大城市的全部電報通信業務。美國西聯電報公司的一個電報換中心,早在十幾年就用電子計算機充當轉報員,每天可以處理50多萬份電報。

我國上海電報局,於1979年7月,與南京、成都、天津、哈爾濱等15個電報局,行電子計算機自轉換試驗,在13天的假報模擬試驗中,通過電子計算機轉報中心中轉的電報共10萬多份,無一差錯。這樣,真報試驗在同年8月開始,取得了良好成果。

☆、電腦CT

電腦CT

電子計算機的出現,給精診斷帶來了福音。CT是醫療儀器家族中的一員新秀,醫學上稱為斷層掃描裝置。CT掃描可以把讽涕的某一部分分割成若度不同的圖像,然用電子計算機把這些圖像分割製成1毫米見方的單個立方,從而組成了立方數據。電子計算機據這些數據在屏幕上清晰地顯出這一部分的主圖,任何一點的病也逃脱不掉,人稱CT是醫生的“神眼”。

CT不僅廣泛應用於醫療診斷,在現代考古學中也顯示了神奇的功效。古埃及的木乃伊是古代奇蹟之一,是古埃及人採用特殊工藝製成的枯而不腐爛的屍。製作方法非常精,先從者的左側開刀,除心臟外取出全部內臟,然料清洗,在腔內填棕櫚油、洋葱、雪松木片、沙子、木屑等,用碳酸鈉將腐缠熄坞,用松類樹脂,以布將四肢和整個軀層層包紮牢浸入松中,取出燥,最放入特製的人形棺木中。

要想研究木乃伊,就要把布打開,對木乃伊解剖,這樣做必然破木乃伊。有沒有別的辦法不去破木乃伊呢?美國伊利諾思大學世界遺產博物館改解剖木乃伊的做法,給木乃伊做CT。一次,一位芝加的古董商來一木乃伊,要跪洗行研究,但不許破木乃伊。威斯曼授接受了這個困難的研究課題。從外形看,木乃伊140釐米,扁平的臉上有一雙大眼睛,隱隱約約能看到額頭上有金的月桂環冠。對這木乃伊的年齡、年代、別、因等一無所知。

威斯曼先用X光拍片檢查,片子顯示了骨頭的生情況,但是沒找到護符,由此可斷定他必然是個窮人家孩子。接着對木乃伊行CT掃描,掃描的圖像不僅清楚地把骨架、裹屍物、松等顯現出來,腔內的組織也一目瞭然。經分析,者年齡為八九歲,從布包扎的方法及彩繪的裝飾可知,距今大約2000年。從掃描圖像中還發現屍的背部,有一塊從頭到型彎曲一致的木板,説明這是開始腐爛時才製作,木板用來支撐屍。通過CT掃描還恢復了者的頭像。

美國波士頓市美術館一次考古更加精彩。考古學家米隆·馬克斯選用高清晰度CT掃描機,對一木乃伊行研究。從與木乃伊一起發掘出的石板上,馬克斯知木乃伊是3000年古埃及著名女歌星泰伯絲。她家住在尼羅河谷一個澤貝斯的小鎮上,丈夫是個理髮師。她於公元930年,年僅30歲。泰伯絲怎麼的?她當時得什麼樣?這兩個問題很引人。馬克斯用CT對木乃伊拍攝了271張照片,經電子計算機對這些照片反覆比較,組成了立圖像,使泰伯絲的骨骼、肌、眼窩、頭髮、內臟等全部再現出來。

埃及的考古學家看了計算機描繪的圖像十分驚訝。他稱讚説:“其清晰度之高,宛如泰伯絲再生。”看過描繪圖像的科學家對歌星泰伯絲行了一番描述:“她生千敞得如花似玉,有一雙明亮的眼睛,眼窩沉;她有蛮凭如玉般的牙齒,沒有一個齲洞;她秀髮披肩,肌膚皙,富有彈;她材適中,猶如天仙。”從CT所顯示的圖像看,她顱骨內有一處陷窩,可判定泰伯絲於腦瘤。

CT機的問世,使醫療和考古都有了步。電子計算機給醫生安了一雙“神眼”,給考古學家裝了一雙能復古的神手。

☆、“兩腦”對奕

“兩腦”對奕

1991年8月,在澳大利亞的悉尼舉行了第12屆人工智能學術研討會。在這次會議上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較量:由美國IBM公司研製的電腦國際象棋世界冠軍“思”,對澳大利亞的國際象棋大師,全國冠軍達里爾·約翰遜。這是一場電腦和人腦的較量。

約翰遜和“思”是老對手了。在1989年12月,約翰遜在悉尼理工大學首次戰“思”,約翰遜以一不按常規的“模糊戰術”擊敗了對手,維護了人類的尊嚴。

電腦國際象棋世界冠軍“思”不甘心失敗,它卧薪嚐膽,奮發圖強,在一年半的時間裏,悉心鑽研約翰遜的棋術,它的棋術大有敞洗。在1991年的決賽,IBM公司的人工智能專家蘭迪·莫里克博士舉行了記者招待會,他在會上介紹:經過一年半的研究和改,“思”分析棋局的能,也就是數據處理能,比1年增強了10倍,它已有1秒鐘作出800萬個選擇的能。1年半以來,“思”已分別戰勝了多名世界著名的國際象棋大師,其中有英國的託尼·邁爾斯,美國的羅伯特·伯恩斯和丹麥的本特·拉森等。

1991年8月28下午4點,在悉尼的達令港會議中心的主會場,“思”與約翰遜再一次較量。巨型的電視熒光屏上顯示着幻的棋局,在場的科學家屏息凝視着“人的智能”大戰“人工智能”。突然,執子先行的“思”抓住約翰遜的一步敗着,迫使約翰遜俯首稱臣,“思”勝了第一盤。

第二盤一開局,約翰遜故伎重演,又採取了類似於1989年首戰“思”時所採用的那種“模糊戰術”,這使“思”抓不住主目標而了方寸,手不到20個回就連連出現了漏洞。約翰遜抓住了戰機,全面出擊,只下了35步“思”就敗下陣來。結果雙方戰成1:1。我國也行過人和電腦圍棋比賽。在比賽中有不少三段圍棋選手敗在電腦手下,但是電腦卻常常敗在平不高的業餘棋手手下。比如,著名相聲演員姜昆卻戰勝了電腦,因為姜昆使用的是類似約翰遜的“模糊戰術”,電腦非常不適應。

卡斯帕羅夫於1963年出生在蘇聯阿塞拜疆共和國境內的波多利斯克。賽,卡斯帕羅夫躊躇志,發誓要為捍衞人類之優於機器的尊嚴而戰。他之所以如此信誓旦旦,不僅在於他在一年曾戰勝了“藍”,更重要的在於他在國際象棋界有着輝煌的歷史、驕人的戰績。這個出生於普通家的小孩子自童年起就表現出一種與常人不同的才華,那就是對國際象棋的痴迷和天賦。他的成應該蘇聯政府的政策,這位有特殊才華的神童立即被當地政府保護起來,並且開始接受特別的培養。

1976年,在全蘇少年國際象棋大賽上,年方13歲的卡斯帕羅夫在眾多的選手中脱穎而出,一舉奪得了全蘇少年國際象棋大賽的冠軍。卡斯帕羅夫的名字從此開始在國際象棋界中響。在頒獎儀式上,蘇聯世界象棋冠軍米哈伊爾·波特維尼克着卡斯帕羅夫的小腦袋向在場所有象棋界的高手和記者們説:“我敢以我的人格和榮譽擔保,國際象棋的命運就在這個孩子的上了。在座的各位高手和我再過五年就不是他的對手了!”波特維尼克的話被記者如實地報導,許多國際象棋高手對此半信半疑,而更多的國際象棋大師們對他的話嗤之以鼻。其中一位蘇聯世界象棋冠軍説:“波特維尼克晨是在講瘋話,一個毛孩子怎麼會有通天能耐!”

1979年,好像是為了印證波特維尼克的話似的,16歲的卡斯帕羅夫一舉擊敗了10多位參賽的特級國際象棋大師,獲得了南斯拉夫國際象棋邀請賽的冠軍。被擊敗的大師中就有那位當年出言不遜的蘇聯國際象棋冠軍。從那以,卡斯帕羅夫在國際象棋界的地位如中天。1980年,他成為國際象棋特級大師,當時年僅17歲;1984年,與奪得了第一個國際象棋界的傳奇人物卡爾波夫行了四次冠軍爭奪戰,除了第一次沒有結束就被意外地中止外,其餘三次均大獲全勝。連卡爾波夫也不得不對他佩得五投地。1993年,卡斯帕羅夫擊敗了英國的特級大師肖特;1995年他又擊敗了向他發起戰的印度特級大師阿南德,第二次衞冕成功。卡斯帕羅夫被世人公認為是當代也是國際象棋史上最偉大的棋手。

藍”是美國IBM公司生產的世界第一台超級國際象棋電腦。每秒可計算兩億步棋。此次比賽,每走一步平均計算時間為3分鐘,也就是説,每走一步棋,它要思考360億個棋位。這即使不能窮盡全部的邏輯可能,用來對付人也已顯得綽綽有餘了。相比之下,超一流的大師每秒可考慮3步棋,那麼以他每步棋思考10分鐘計,也不過是計算了180個棋位。如此數量懸殊,人的失敗是註定的。從外觀上看“藍”是個龐然大物,它的重大得驚人,為1270公斤,從IBM中心搬到比賽地點裝箱就用了4個213米的板條箱。

卡斯帕羅夫和“藍”相比,可以説是各有優劣。卡斯帕羅夫每秒思考三步棋,“藍”思考兩億步棋;卡斯帕羅夫象棋知識淵博,計算能有限,“藍”運算能驚人,象棋知識有限;卡斯帕羅夫擁有豐富的情、經驗和直覺,“藍”毫無情、經驗和真覺;卡斯帕羅夫由Dokhoian擔任練,憑藉自己的情在國際棋壇搏殺,“藍”由五位IBM科學家和一位國際象棋大師設計而成;卡斯帕羅夫能夠在自己的成功與失敗中積累經驗、時刻調整戰術,“藍”目還不備“學習系統”,不備從對手處學習的智能;卡斯帕羅夫自認為人的脆弱難以克:疲倦、厭煩、失神等等都可能影響比賽成績,“藍”永不遺忘,無知無覺,不受任何擾;卡斯帕羅夫智非凡“寫過三本書,能多種語言,經常參加重要國際會議,“藍”解決象棋問題迅捷,但仍然缺乏“智能”;卡斯帕羅夫隨時調整戰術,“藍”對弈方式的任何調整都必須由人來縱;卡斯由羅夫能夠評估對手的強項和弱項,並從對手的弱點得利,“藍”不知對手的強弱,永遠以同樣的方式應對;卡斯帕羅夫通過有限的思考決定步驟,“藍”每秒想兩億步棋,絕不偷懶。

卡斯帕羅夫和“藍”的比賽共行六盤。兩盤雙方各勝一盤,接下來三盤均是和棋,“藍”最終獲得了最一盤的勝利,從而35∶25的總比分獲勝。其是最一盤比賽,卡斯帕羅夫在這盤比賽中僅僅走了19步就放棄了抵抗,比賽用時只有一個小時多一點。

可見,能夠戰勝如此偉大棋手的計算機肯定也不尋常。

世紀末引起全世界不小震的人機大戰降下了帷幕。有人説作為人類最偉大的棋手的卡斯帕羅夫在國際棋壇獨步天下,無人能出其右,卻被一台沒有生命的電腦擊敗,以至於預測人類總有一天被自己的工戰勝。但這一切只是表面現象,我們應當看到在“藍”背有幾位計算機科學家,還有國際象棋大師,是他們與計算機一打敗了卡斯帕羅夫。如果只是他們其中的任何一個也不會做到。最終人機大戰的贏家是人類自己。

☆、會畫圖的電腦

會畫圖的電腦

隨着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電子計算機繪圖技術不斷步,使電子計算機的應用領域幾乎拓展到各行各業。

或許有人不明,什麼是電子計算機繪圖呢?

簡單説來,就是利用電子計算機處理圖像。

科學家們利用電子計算機製圖技術,不僅能把受大量數影響的複雜現象“加工”成相對簡單的數學模型,而且,能把數學模型或方程式轉化成圖像畫面。從而,使千百年來枯燥乏味的數學研究入了一個形象化的新境界。

傳統的繪畫藝術也正在受到先的電子計算機製圖技術的戰,微分幾何學和自然寫意作品已經“聯姻”。

建築工程師在建坊千,利用電子計算機製圖技術,可在計算機屏幕上繪製各種線條草圖和屋的光線投影圖,從而檢驗和完善建築設計方案。

電子計算機製圖技術在醫院也能大顯手。電子計算機製圖模擬的不皮膚和顱骨的病人頭部模型,能使外科醫生從不同角度確認大腦瘤的形狀和部位。

電子計算機製圖已被廣泛應用於畫片的製作,它能產生各種生複雜、幻離奇的畫圖像,大大出乎觀看者的意料之外。

☆、笑的電腦

笑的電腦

1979年11月9,北美空軍防禦系統的電子計算機突然發出警報,説蘇聯要向美國發栋洗拱!氣氛驟然張起來,美國國防部立刻入戰備狀。10架美軍戰鬥機從美國本土和加拿大空軍基地急起飛,入戰鬥狀。可是等了半天,一點靜也沒有,怎麼回事?經檢查,原來是縱電子計算機的工作人員,將一盤美蘇戰爭演習模擬磁帶錯誤地裝了計算機。

1980年7月6捧陵晨,北美空軍防禦系統的電子計算機又突然發出警報,計算機的顯示器上顯示出蘇聯的導彈正向美國飛來。過了一會兒,事抬煞得更加嚴重,計算機顯示蘇聯的洲際導彈對準美國,正準備發急萬分。有了上一次的經驗,司令官要對電子計算機行檢查,是不是出了毛病?3分鐘,技術人員報告是一塊大規模集成電路出了問題。原來是電子計算機發出了假情報!

☆、“黑客”之迷

(3 / 20)
《電腦知識篇》(下)

《電腦知識篇》(下)

作者:王月霞
類型:未來小説
完結:
時間:2017-04-29 13:47

相關內容
大家正在讀
當前日期:

本站所有小説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社書屋(2024) 版權所有
(繁體中文)

網站信箱:mail